欢迎您访问河南省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网站!
联盟公众号
学术前沿 |《工业信息安全》(第24期)主要内容速览
来源:系统管理员 日期:2025-07-18 浏览:216

《工业信息安全》(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本刊旨在助力我国工业信息安全高质量发展,坚持面向工业信息安全行业需求,传播前沿技术、展示科研成果、推广最佳实践、促进学术交流、支撑政府决策的办刊宗旨,是国内工业信息安全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并已经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论文数据库收录。

理论探索

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风险及对策建议

李磊,刘生昊,王婧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加深,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民生高度绑定,成为社会运转的核心支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承载着信息化业务,具有敏感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面临着复杂的威胁环境,安全问题更加广泛和突出。因关键基础设施遭遇勒索软件攻击造成的经济损失,正持续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繁荣。近期全球多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故障频发,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从梳理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涉及的平台故障频发现状入手,深入剖析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风险,并在借鉴西方国家相关举措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防控对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平台故障;网络安全;安全风险防控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发展综述

张硕,韩晓龙,姜胜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全球和我国工业控制系统(ICS)信息安全现状、趋势及挑战与发展机会。通过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文章研究了国际ICS信息安全标准、法规和我国的本土化解决方案。结果显示,ICS信息安全领域正面临高级持续威胁(APT)等复杂威胁。为应对这些威胁,国际社会已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标准和指南,如IEC62443和NIST800-82,以提高ICS的安全性。我国在信息安全研究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本土化解决方案的发展和国际合作。为有效应对挑战和机会,组织需采用综合信息安全策略,包括漏洞管理、多层次安全措施和持续改进。信息安全是持续演进的领域,需要跨国合作和技术创新,确保ICS的可信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高级持续威胁;国际合作;安全解决方案

热点专题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的整体解读与研判

张淳

文章聚焦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全面解读与综合分析,突出其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条例》顺应党中央、国务院对数据安全治理的关切,构建了便捷高效的数据跨境流动体系,以应对网络数据违法处理频发的状况。在现有法律基础上,《条例》提供更精细规范,保障网络数据处理合法合规,维护个人、组织权益及国家安全。通过文献研究法,文章先阐述《条例》整体概况,包括立法背景、历程、内容与结构等;接着解读核心要点,涵盖9章64条,涉及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处理者义务责任、个人信息保护、重要数据制度及跨境数据流动管理等内容;最后提出实施建议,如简化个人信息同意流程等。结论指出,《条例》为数字经济安全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具有积极作用,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未来应加强技术与法规融合及国际合作,构建更完善法规体系。

关键词: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数据处理者责任;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跨境流动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下的个人信息可携带权制度

基金项目: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产权合理使用制度构建研究”(项目号:24CFX069)。

刘云

摘要:《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五条第3款的基础上推动了个人信息可携带权规则的细化,有利于促进数据要素形式的创新应用。该规则在适用范围上,包括个人原创性数据和个人推测性数据,但是不包括衍生数据。在主体条件上,可以划分为纯粹的本人行权模式、纯粹的代理行权模式,但是重点是要推动本人+代理人共同参与的协同行权模式。在行权限制方面,需要审慎地认定对他人权利的侵犯范围,同时将超出合理限度的收费限定在个案加工成本范围之内。可携带权的落地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特别是企业主动参与配合的认识观和行业提供的实践工具还需要不断优化,但是该制度在全面数字化转型、万物互联互通的未来社会中将日益呈现出重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据可携带权;欧洲通用个人数据保护条例;技术标准;数据经纪人

国际视野

美国军工复合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现状分析

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安全协同监测预警系统”(资助号:JCKY2022608C001)。

朱丽娜,黄丹,陆朋朋

美国军工复合体已经融入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对国际局势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其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文章分析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概念、起源、带来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该模式在网络空间领域的发展现状。总体来看,美国政府持续出台战略规划文件强调军事网络安全领域的公私合作,美国军工复合体模式带动网络安全领域军民合作,有效促进了美国军事机构和军工企业网络安全技术创新、网络装备平台迭代升级、网络威胁信息共享、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应急联动水平提升及人才队伍技能提高。然而,该模式可能推动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值得关注和警惕。

关键词:美国军工复合体;网络安全;公私合作

赛博战威胁分析和防御策略探索

徐敏

摘要:赛博战是美军为继续保持战略优势地位而主动开发设计的新作战概念。它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美军需求牵引与能力牵引的融合,战略性、主动性、牵引性更加突显。美军在全球赛博战装备技术领域拥有显著的优势,并且持续多年大力研发赛博战相关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升美军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并使得其保持在赛博空间的绝对优势。文章通过研究美军在现代网络信息系统进行赛博侦察与攻击的具体手段,分析其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赛博攻击的机理,并介绍了美军可能进行的赛博威胁行动。文章研究并分析了当今几种较为成熟的赛博防御手段和机理,介绍了赛博防御目标的保护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防御手段,对赛博防御策略做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探索,给出了几种可操作的赛博防御策略,最后阐明了网络安全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赛博战;侦察与攻击;防御;网络安全

技术研究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尤冬青,王蕾,张晓帆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化转型在赋能工业企业焕发新活力的同时,也为黑客组织在工业领域的攻击带来了新途径,病毒、木马等网络威胁不断向工业领域扩张,全球工控安全事件频发。为适应新时期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形势,指导企业提升工控安全防护水平,文章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第三章安全运营中第三节应急处置部分进行深入研究解读。围绕工控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演练、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置等方面,文章逐一分析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助力工业企业加强工控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对大规模、有组织工业领域网络攻击的应急响应水平,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

关键词:工控安全;防护指南;应急处置;网络安全

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安全技术研究

卢耀刚,吴振刚,王乔晨

摘要: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工业互联网链接了多种复杂且重要的工业生产设备,数据安全技术成为保障复杂的工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坚实基础。文章围绕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安全技术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典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给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技术特点;然后归纳了工业互联网的14种数据安全要求,并把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安全技术分类为5种机制,包括数据认证、数据加密、数据水印、访问控制和异常检测;最后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总结,为保障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数据安全方面的思考框架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数据认证;数据水印;隐私保护

新技术应用下的工业控制单元产品安全检测方法研究

李珣,刘子贺,程曦

工业控制单元产品是一种涵盖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及通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品。随着新技术与工业控制单元产品的融合,以5G和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提升了工业控制单元产品部署方式的灵活性;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提高了工业控制单元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但新技术应用也给工业控制单元产品带来了通信安全及可靠性风险。为保障工业控制单元产品的稳定运行,检测人员需要了解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针对性开展工业控制单元产品安全检测。文章阐述了新型工业控制单元产品的安全检测难点,针对现有检测方法不足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关键词:工业操作系统;工业控制单元产品;无线通信技术;安全检测

应用实践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刘慧芳

随着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环境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问题。国内外很多工业企业都遭受过网络安全攻击,不少生产线发生过因生产主机中毒而停产的网络安全事件,给国家安全敲响了警钟,我国工业基础设施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文章梳理了我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现状,基于应急事件处理的PDCERF方法学,围绕响应对象,提出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模型,分析了应急响应过程的六个主要过程及每个过程之间的关联,最后阐述了应急处置工作组需掌握的四类工业控制系统应急响应技术及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工业控制系统;应急响应模型;应急响应;分析技术;日志分析

公有云场景下的密钥管理体系研究

张广良,赵佳璐,袁峥

摘要:公有云技术以及密码密钥技术都是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Gartner的预测,全球终端用户在公有云服务上的支出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7234亿美元,同比增长21.5%,与此同时带来大量的云上安全风险挑战,尤其是数据安全的挑战比较突出,敏感数据、关键数据的内部泄露事件、外部窃取事件频发。商用密码技术作为最高效、最可靠、最经济的数据安全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公有云上的整体数据安全水平,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本文将结合公有云技术以及密码密钥技术的特性特点,研究公有云上的密钥分类、密钥管理、密钥安全、密钥使用等场景,并通过数据实验来验证公有云密钥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及可实现性。

关键词:云计算;密码技术;密钥

声明

本文系《工业信息安全》编辑部授权独家发布,分享内容仅供传播学习交流,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联盟秘书处并注明出处;如需转载期刊内容请务必联系《工业信息安全》编辑部。如发现未经授权转载期刊内容,编辑部将采取应对措施。

文章来源: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